——生命教育之健康生活指导专题课
授课教师:郑绣约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通过介绍食物中的营养成份与作用,提出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的必要性。然后,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查阅附表和进行计算的过程,分析每顿饭应吃哪几类食物才算合理饮食。最后讨论学生中存在的“不吃早餐”、“盲目减肥”、“零食选择”等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与健康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说出“不吃早餐”、“盲目减肥”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
根据相关资料表格计算食物中营养物质含量、能量多少,并根据资料表格判断饮食合理性。
(三)情感目标
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方法】
有关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讲授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你们每天都能吃到各种不同的食物。然而在我们的身边还是有许多的同龄人由于获得的营养不均衡,而出现各种不良的后果。当今全球性的营养问题:1、缺铁性贫血:尤其是学龄前儿童。2、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超过2亿儿童有中、重度体重过低;超过7千万儿童有重度营养不良;3、全球有10亿人受到碘缺乏病的威胁,有5千万儿童因碘缺乏引起生长发育受损。4、世界范围内有4千万儿童受到维生素A缺乏的困扰,至少有50万儿童因此失明…统统这些都是人们膳食的不平衡造成的。试问人体内如果保证了一定的"量"(营养素),这种"质"(病态)的变化能存在吗?这就提示我们在安排膳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食物,根据各种食物中不同的营养成份恰当的调配膳食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那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份与健康的关系。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下载!